
寶寶飲食指南
1歲後的營養與飲食觀念

此時寶寶奶量需求降低,要額外重視營養均衡,各種食物都要吃!但寶寶開始有自己的飲食意見,總是偏食,又擔心營養不夠,怎麼辦?若寶寶是符合生長曲線範圍,請爸媽不要過度擔心。另外寶寶有以下的飲食反應也是正常的!

對於口味、氣味及口感敏感

不吃蔬菜

不喜歡把食物或是湯汁混合一起吃

只吃固定一兩種食物、忽略桌上其他食物。

今天嘗試或喜歡某一種食材,但下一次卻不吃了

必須長期多次看到某一種食材之後,才願意嘗試

簡單來說
寶寶偏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但重要的是不要強迫寶寶去進食,有時候強迫他去接受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或許改變一下方式,寶寶更能夠接受。

1. 將食物分開給予
有時候寶寶喜歡單一味道,可以分開餵食。

2. 不強迫吃的量
強迫吃只會讓寶寶更反感。

3. 改變烹煮方式
一成不變的烹煮方式寶寶也會膩。

4. 提升活動量
體能消耗多,熱量需求也越高。

5. 改變食物形態
例如改變平常的搭配、形狀等,看不到原本食物本體,進而讓寶寶接受。

6. 飢餓感
讓寶寶餓一下,反而能了解食物的美好。

寶寶開始能夠自己吃飯了,市面上寶寶餐具百百種,朋友又推薦好幾種,到底什麼才是適合自己寶寶的呢?
以下告訴您幾個重點!

1. 餐具介紹
材質
安全無毒,認命檢驗合格標籤。
耐熱溫度
有些餐具不耐高溫,就不能放入消毒鍋使用
攜帶方便
外出吃飯帶寶寶習慣的餐具也很重要。
無刮痕使用
大多餐具微塑膠,若有刮痕,易滋生細菌不宜使用。

溫馨小提醒
選擇寶寶喜歡的造型或顏色的餐具,也是讓寶寶喜歡吃飯的重點!

3. 餐盤介紹
分隔
大多寶寶不喜歡食物混在一起,能讓寶寶看到種類食物也能增加食慾!
分離
有些餐具將內臟和外殼分開,不但好清洗,也防燙。

4. 水杯的選擇
寶寶此時喝水的吸允度及穩定性都較好,可以改用吸管水壺,先從有鋼珠球水杯使用,可以訓練寶寶用吸管避免嗆到,之後就可以改成正常吸管型水杯!

每個階段餐具使用上都有不同,爸爸媽媽可以照本身寶寶的使用狀況去做調整!